一、指导思想
创意劳动是一种以创造性思维活动为主导的脑力劳动,是艺术思维加理性执行的创造性劳动。为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校定于2025年春季学期举办华东理工大学第五届创意劳动大赛。
本次大赛是面向华东理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校级大赛,将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智慧性、创造性地劳动,改变传统劳动模式或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掌握与专业、职业相关的劳动技能,创造性地解决劳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创新实践发布中心
智慧商务实验教学中心
三、活动内容
本次赛事分两个赛道:
1. 劳动成果赛道
围绕主题,分三个组别进行申报:
Ø A、科技成果开发类项目:基于劳动内容、辅助工具、劳动方式、劳动实物等,以具有转化开发前景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策划的科学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及推广运营的创意项目;
Ø B、专业技能类项目:基于劳动工具、劳动方式、劳动场景、劳动设计、劳动技能、劳动技巧等,以所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策划的设计、运营、管理、推广等创意项目;
Ø C、规划设计类项目:将劳动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场地规划建设,如校园文化广场、创意园区之类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创意项目。
参赛需提交的作品材料包括:
(1)项目报告(PDF格式):建议包含以下内容:参赛项目属于劳动技术或劳动创意成果的理由与依据;参赛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实物照片或规划设计效果图等。
(2)项目汇报PPT或方案介绍视频(8分钟以内,文件小于400M,MP4格式。)
2.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赛道
本赛道重点考察学生利用学科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制造与创新实践能力,强调工程思维、工程创新、工程理论与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重视挑战性和综合性。
(1)本赛道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校级选拔赛,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官网:
http://www.gcxl.edu.cn/new/index.html
(2)参赛需提交的作品材料包括:
① 项目报告(PDF格式),建议包括如下内容:参赛项目属于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的赛项,关键核心技术符合参赛标准的理由与依据;参赛项目技术原理和达到的关键性能指标。
② 项目汇报PPT或方案介绍视频(8分钟以内,文件小于400M,MP4格式。)
四、大赛流程
1. 报名阶段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4月11日
(2)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名。比赛采取组队方式,每个团队3~4名成员,其中一名为队长。每个团队可以有不多于1名的指导教师。参赛选手在同一个赛道中只能参与一个团队,在不同赛道中最多可同时参与两个团队的竞赛。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

2.提交项目材料时间:2025年5月6日(参赛项目资料提交邮箱:gczx2022@qq.com)
3. 大赛培训:参赛同学参加组委会组织的大赛培训(专家讲座,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开展)2次。
4. 决赛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五、奖项设置
(1)奖项:大赛设立等级奖,颁发获奖证书。其中,特等奖组数占参赛小组总数5%、一等奖占10%、二等奖占20%。获奖小组将有机会被推荐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和国家级竞赛。
(2)学分:所有参赛者将根据比赛情况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或劳动教育学分(同学可以自主选择,但每个团队只可以选择其中一项,以下简称“学分”)。提交参赛作品,通过初筛,并参加大赛培训,团队所有成员都将获得0.5学分;所有入围决赛的作品优中选优进入决赛答辩,进入最终决赛答辩的小组每位同学将再获得0.5学分。本次比赛每位同学每个赛道最多可获得1学分,超出部分不予累计。(注:2020级起入学的本科生就读期间须获得2个劳动教育学分)
特别提醒:参赛项目中如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对于进入决赛的团队,如中途退出比赛,将无法获得该比赛学分。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翀、熊焰
电 话:37524054
大赛QQ群:637761128
参赛资料提交邮箱:gczx2022@qq.com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加入大赛群

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2025年3月26日